能用比利時藍牛雜交改良嗎?
近期去河北肉牛養殖大縣考察,一家規模牛場用比利時藍牛和西門塔爾牛進行雜交,培育出雜交一代比利時藍牛小牛犢。以目前的行情小牛犢落地就1500起,400多斤的達到5000-6000元,品種價格優勢十分明顯。
比利時藍牛是一種雜交牛,是比利時本土牛與英國的短角牛雜交后產生的“肌肉怪物”。它們和一般牛不太一樣,主要表現在極端生長的肌肉。它們的腰部,臀部,肩部,背部的肌肉都比一般牛發達得多。
人類需要鍛煉才能增加肌肉,但比利時藍牛的肌肉是自身肌纖維增長后發展而來的,即使每天躺著吃也能長肌肉。
比利時藍牛的肌肉之所以會瘋狂生長,其實是屬于“基因缺陷”,它們的一種蛋白質基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,這種蛋白質名為“肌肉生長抑制素”,是調節肌肉生長的激素,所以比利時藍牛的肌肉才會不停地瘋狂生長。
比利時藍牛做雜交繁育卻并不是一帆風順,甚至困難重重。
(一)純種繁殖母牛難產率極高
從世界范圍來看,西門塔爾牛、夏洛萊牛、安格斯牛等肉牛品種養殖數量均比較多,而比利時藍牛這種“肌肉怪物”的養殖數量卻比較稀少,很少有大型牧場去專門養殖比利時藍牛。
這一切都與其極高的難產率有關,夏洛萊牛頭產母牛20%-30%的難產率已經讓養牛戶叫苦不迭了,可純種比利時藍牛無論頭產母牛還是經產母牛,難產率都要高達70%-80%以上,有大多數的比利時藍牛母牛都需要進行剖腹產才能產犢。
(二)雜交后遺傳基因不穩定
國內不少養牛戶嘗試,花費高價購買比利時藍牛的凍精,給其他品種的母牛進行配種,然而產出的雜交牛不僅沒有肌肉生長優勢,甚至生長速度、飼料轉化率等方面不如同齡的其他品種。主要原因雜交后,遺傳基因非常不穩定,繁殖的后代雜交牛多不會存在“基因缺陷”,也就是說“肌肉生長抑制素”這種蛋白質可以發揮作用。
(三)我國在培育比利時藍牛面臨著技術上的困難。
目前,我國的養殖技術不夠發達,幫助它們生產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24小時不間斷地看護,高昂的人工成本讓很多養殖戶望而卻步。
(備注:部分內容借鑒網絡)